非遺美食:新疆非遺美食——馕包肉
馕包肉,維吾爾語音譯為“塔瓦喀瓦甫”,意即鍋燒肉,是新疆風味名食之一。 馕包肉這種面肉合一的風味食品非常能代表新疆的傳統民族特色。它的食用方式也非常多樣化,既可以作為小吃推車或店門前兜售,也可以作為一種風味菜食,登上清真宴席的大雅之堂,作為一種名菜供中外賓客品嘗。2018年9月,被評為“中國菜”之新疆十大經典名菜。
馕包肉,維吾爾語音譯為“塔瓦喀瓦甫”,意即鍋燒肉,是新疆風味名食之一。 馕包肉這種面肉合一的風味食品非常能代表新疆的傳統民族特色。它的食用方式也非常多樣化,既可以作為小吃推車或店門前兜售,也可以作為一種風味菜食,登上清真宴席的大雅之堂,作為一種名菜供中外賓客品嘗。2018年9月,被評為“中國菜”之新疆十大經典名菜。
紅柳枝烤羊肉作為南疆的特色美食,吃起來肥肉香酥,瘦肉勁道彈牙,肥瘦相間,肉嫩汁多,簡直是人間**美味!紅柳串起來的羊肉烤好后,還滋滋地冒著油,那顏色已是格外的好看,肉香都已經撲鼻而來了。末了,再撒上麻椒面和孜然面,那肉香和料香慢慢融合在一起,空氣里瞬間就彌漫著那濃郁誘人的香味兒!
據說,大盤雞是長途司機吃出來的開胃美食。舊時從烏魯木齊到伊犁、塔城、阿勒泰等地,必須經過沙灣,而因路況不好,從烏魯木齊到沙灣開車需要半天時間,司機們大多已是饑腸轆轆。于是,沙灣縣城內路兩邊就有了不少專為過往司機開的小飯館,其中一位四川師傅用能刺激開胃的干辣椒和青辣椒與雞肉同炒,再配上土豆、寬面等,深受大家歡迎,后來這道菜慢慢演變成了大盤雞。
“八大碗”是巴里坤婚慶、重大節日招待尊貴客人時,不可缺少的一道菜肴,這項美食制作技藝在巴里坤鄉村流傳超過百年。2014年,“巴里坤八大碗制作技藝”入選第四批自治區級非遺名錄。八大碗是巴里坤百姓百年來的美食技藝,在挖掘傳承的基礎上,八大碗也在不斷推陳出新改良,至今仍受歡迎。近年來,隨著旅游業的蓬勃發展,巴里坤縣舉辦的各類文旅活動中,都有“八大碗”的身影,這項美食制作技藝正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。
相傳在一千多年前,有一位叫阿布艾里·依比西納的醫生,在他晚年的時候,身體變得虛弱,吃了許多藥也無濟于事。后來,他研究了一種飯,進行食療。他選用了羊肉、胡蘿卜、大米、洋蔥、清油和羊油,加水加鹽后小火燜熟。這種飯色香味俱全,能引起人們的食欲。于是他早晚各吃一小碗,半月后,身體漸漸恢復健康,周圍的人們都非常驚奇,以為他吃了什么靈丹妙藥,他便把這種方法告訴大家,一傳十,十傳百,慢慢就變成手抓飯了。
一方水土養一方人。大美新疆豐饒的物產被烹制成了風味獨特的新疆美食享譽海內外。在新疆,關于雞的美食就像關于牛羊肉的美食一樣,令人咂舌。這兩類美食因使用的肉類不同,構成了新疆美食家族的兩大景觀。
友情鏈接:
|新疆人民政府網